- 相关推荐
附文言文译文(精选10篇)
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今天,我们有幸拥有一些关于古文与现代译文的瑰宝般的范文。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些典籍,感受古人的智慧,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和翻译能力。让我们携手探索,共同进步!
附文言文译文 篇1
苗晋卿是上党壶关人,世代以儒学著称。苗晋卿年轻时好学,擅长写文章,并进士及第。开元二十四年,和吏部郎中孙逖一起担任中书舍人。开元二十七年, 苗晋卿以中书舍人的身份暂时掌管吏部选拔官吏的事务。苗晋卿性格谦逊柔和,参加选拔的人有申诉索要好的官职的,即使有的上书几千字,甚至有的人口气脸色都非常严厉的, 苗晋卿一定包容他,一点怨恨的神色都没有。
开元二十九年,担任吏部侍郎。前后主持官吏选拔达五年之久,政策很宽松,官吏多趁机做奸邪的事,贿赂之风盛行。当时天下太平,每年参加选拔的官吏有一万多人。李林甫担任尚书,在朝廷上专权,选拔官吏的事务都委托苗晋卿和与他同级的吏部侍郎宋遥主持。参加选拔的官吏很多,每年还任命其他有见识的官员一起考察参加选拔的官吏的书法和文理,力求做到实事求是。天宝二年的春天,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张奭参加选拔, 苗晋卿与宋遥因为张倚正被唐玄宗器重,打算取悦依附他, 参加选拔被判定等级的共六十四人,分甲乙丙科, 张奭被定为甲科。人们知道张奭不读书,所以议论纷纷。有个叫苏孝愠的人,曾经担任范阳蓟县令,侍奉安禄山,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给安禄山。安禄山当时备受玄宗恩宠,朝见玄宗都不按照固定的时间,趁机向玄宗奏报了这件事。玄宗召集所有登科的人,到花萼楼亲自测试,合格的人十个中没有一二个。张奭手拿着试纸,一整天没有写一个字,当时人称他“曳白”。玄宗大怒, 苗晋卿被贬为安康太守,宋遥被贬为武当郡太守,张倚被贬为淮阳太守。玄宗下敕说:“在家中不能教育自己的儿子,选拔官吏的时候,却托人徇私。”当时的读书人把这件事当成笑谈。
恰好要进京听候考核,苗晋卿上奏章请求回故乡看看。他到了壶关之后,看见县门就开始步行。小吏进言说:“大人您是太守,德高望重,不应该轻视自己。”苗晋卿说:“《礼记》上说:‘到了君王的门口一定要下车,看见了君王的马一定要行礼。’何况到了故乡,应该表示尊重。你说的是什么话!”苗晋卿和同乡人聚会,欢快地饮酒,过了好几天才走。他又拿出俸禄三万作为乡学的资金,来教授家乡子弟。
到安禄山叛乱时, 苗晋卿潜逃隐遁在山谷中,奔到南方的金州。正好唐肃宗到达凤翔,亲自写诏书追诏苗晋卿奔赴自己的所在地,当天就拜为左相,军国大事全部向他咨询。苗晋卿宽厚、廉洁、谨慎,处理政事从大处着手,不责问小的过错,所到之处都能使百姓受益。魏地的人思念他,为他立碑颂德。等到官至宰相,小心戒备谨慎,未尝抵触别人的意旨。他天性聪明敏捷,对事务熟练通达,各个部门的公文,看一眼就能知晓,而且用修身守住官位,靠智慧保全自己,议论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汉代的胡广。永泰元年四月去世。
附文言文译文 篇2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亲名鉴,在隋朝任戎州刺史,唐鉴与唐高祖李渊私交很好,曾一同统领军卫,因此唐俭平时与秦王有交往。唐俭爽快豪迈不受约束,但侍奉亲人以孝顺闻名。唐俭看到隋朝政治渐乱,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高祖曾召他询问,唐俭说:“您如果向外聚集豪杰,向北招抚戎狄,向西收服燕、赵之地,渡河向南,从而据有秦、雍之地,这是商汤王、周武王的大业。”等到(高祖)开设大将军府,让他担任记室参军。跟随平定京城,被封为晋昌郡公。
武德初年,升任中书侍郎。吕崇茂在夏县造反,与刘武周联合。(高祖)下诏永安王李孝基、独孤怀恩率兵前去讨伐。唐俭凭借使节身份到军中去,正赶上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虏,唐俭也被擒获。开始,独孤怀恩屯驻蒲州的时候,暗中与部将元君实图谋反叛,恰巧都(被囚)在贼军中。元君实私下对唐俭说:“独孤尚书准备起兵图谋建立大业,因犹豫而没有发动,因此到了这一步。正是人们常说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久独孤怀恩逃回,(高祖)下诏仍命他镇守蒲州。唐俭担心他迟早必要做乱,悄悄派刘世让回去揭发他的阴谋。正赶上高祖前往蒲津,船行到河中央的时候刘世让赶到了,高祖大惊,说:“这难道不是天命啊!”立即下令返回,捕捉反叛的人,独孤怀恩自杀,余党全部被诛杀。不久刘武周战败,逃入突厥。唐俭封存府库、登记兵器甲仗等待秦王。高祖表彰唐俭被囚禁受屈辱却不忘朝廷,下诏恢复了他的原职,并允许他见机行事。没收独孤怀恩的全部财产赐予唐俭。回朝后任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年,(唐俭)出使突厥返回后,太宗对唐俭说:“卿观察颉利可以谋取吗?”唐俭回答说:“仰赖国家的声威,可望会成功。”贞观四年,唐俭奉命出使突厥,劝说颉利归顺朝廷,颉利答应了,军队松懈不加防备,李靖趁机偷袭打败突厥,唐俭脱身返回。
一年多以后,唐俭做了民部尚书。跟从太宗出猎洛阳苑,一群野猪从林中突然窜出,太宗连发四箭,就射死了四头野猪。一头野猪跳到皇帝鞍鞯下,唐俭跳下马与野猪搏斗。太宗拔剑砍死了野猪,回头笑着说:“天策长史没见过上将杀贼吧!为什么如此害怕?”唐俭回答说:“汉高祖用武力得到天下,不用武力治理天下。陛下用神武平定四方,怎么可以为了一时高兴而与野猪搏斗呢?”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
唐俭在官任上不处理政事,与宾客纵酒玩乐。因犯小过失获罪,被贬为光禄大夫。显庆初年去世,终年七十八岁,谥号叫襄。
附文言文译文 篇3
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太宗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结交,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玄龄在李市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文字简约义理充足。一开始就不用草稿。高祖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我儿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隐太子李建成因为玄龄、如晦为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如晦一起被驱斥。隐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谥号)将要发动兵变时,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和如晦,叫他们穿道士的服装,暗中带进内阁商量大事。等到太宗成为太子之后,提升玄龄担任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把玄龄跟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第二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卜射,改封魏国公,监编国史。已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
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相。高宗成为太子之后,加玄龄为太子太傅,仍或主持门下省事务,监管编撰国史像原来那样。不久因撰写《高祖太宗实录》成,赐下玺书表彰,赐物一千五百段。这一年,玄龄因继母去世丁忧服丧离开职位,朝廷特地下诏在昭陵赐给他墓地。不久,他又从回本官职位。太宗亲征辽东时,命玄龄在京城留守,亲手写诏书说:“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玄龄多次上书说不可轻敌,尤应当警惕小心。不久跟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编《晋书》。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玄龄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太宗对他流泪,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后病情加重,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皇上又亲自光临,握手叙别,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诀别。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
附文言文译文 篇4
裴让之,字士礼。十六岁父亲去世,几乎不能承受(失去父亲的)悲哀,他的母亲辛氏流着泪安慰他说:“(因为哀伤过度而)抛弃我(并且失去)生命,能够是一个孝顺的人吗?”从此(裴让之)自己鼓励自己。辛氏,有高明的作妇人的准则,又熟悉礼法。丈夫去世(的时候),孩子们大多年幼弱小,便广泛地(为孩子们)邀请老师,有时候(还)亲自教授(他们)。内外亲属有吉凶之事的礼仪法则,大多效仿她。
让之少年好学,有文采,口才杰出,早年获得声誉。魏天平年间被举荐为秀才,应答对策,名列前茅。几次升任为屯田主客郎中,王宫禁地中有这样的话:“能赋诗,裴让之。”任太原公开府记室。与杨愔友好,见面就整天清谈。杨愔常说:“这个人才华出众,敏悟超群,裴文季没有死啊。”梁的使臣到,帝令让之代理主客郎(接待使者)。
第二弟诹之逃往关右,兄弟五人都被拘禁。神武问:“诹之在哪里?”回答说:“往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二人各自能够遂心,何况让之的老母在世,君臣的职分已定,失去忠与孝的(事情),愚夫都不愿做。我希望明公(能够)以诚信待人,如果以不诚信待人,别人又怎么能相信自己呢?以此来成就霸业,就像倒着走路而寻找道路啊。”神武认为他的话说得对,兄弟全被释放了。历任文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后来又兼任散骑常侍出使梁。文襄曾入朝,让之作引导,容貌含蓄,文襄看着他说:“士礼是个好舍人。”调任中书省长官兼中书侍郎,主管舍人。
齐接受禅让,静帝退居另外的宫中,与众臣告别,让之流涕叹息。因参与制定制度制度,被封为宁都县男。帝想用作黄门郎,有人说他身体太胖,不堪奔走侍奉,于是任职清河太守。至郡没多久,杨愔对让之众弟弟说:“我与贤兄交往诚恳,盼望听到他好的政绩。恰好有人从清河来,说奸吏收敛恶迹,盗贼被清除。一个月的时间,彻底改变,变化很快。”清河有两个豪吏田转贵、孙舍兴长久做官,奸邪狡猾,多有侵夺,趁着(处理)事务就威逼人索取财物。计算(他所索)赃物依法不到被处死(的程度)。让之因他们扰乱法纪,杀了他们。当时,清河王高岳任司州牧,派所部从事查办他。侍中高德政过去与让之不和,上表章弹劾说:“在陛下受禅的时候,让之(因)眷恋魏朝,呜咽流涕,等到做了皇室官员,不是他所情愿的。”不久,杨愔为他求救,说:“罪不该死。”文宣大怒,对杨愔说:“(你)想与裴让之同埋一个坟墓吗?”于是没有敢(为让之)说话的人了。事情奏请朝廷后,最终赐死在家中。
附文言文译文 篇5
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考中进士,任芜湖县知县,后担任常州通判。吏民中有人因故丢失官钱,抄没他家产也不足以赔偿,妻子和孩子受牵连而被拘押的达到数百人。马亮就把他们放走,放宽期限,不超过一个月,所欠的钱全部偿还了。马亮因为治理的能力和品行很有名,被提拔为濮州知州。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出任饶州知州。州中豪强白氏掌握着吏役的底细,曾杀人,因大赦而被免罪,更加强横,成为当地的祸患,马亮揭发他的罪状,将他杀掉,辖境内的人都畏服。州中有铸钱监,工匠多而铜锡等原料供应不足,马亮申请分去一半工匠,另外在池州设监,每年增铸缗钱十万。王均反叛,朝廷任命马亮为西川转运副使。贼人平定,主将邀功,滥杀不止,马亮保全存活千余人。城中米每斗一贯,马亮出仓米平抑米价,人们赖以救济。皇上召见询问他蜀中情况,适逢有被诱胁加入贼党的八十九人被押至朝廷,宰相要把他们全部诛杀。马亮说:“愚民被胁从,这些不过是其中的百分之一二,其余逃窜在山林中的还有很多。现在不宽大这些人,心中反覆不定的人,听到消息为之疑惧,一呼再起,是消减一个王均,又生一个王均。”皇帝醒悟,全部宽大他们。马亮加官直史馆,又让他回任所。还朝被任为潭州知州,属县中有亡命士卒公然抢掠,成为当地居民的患害,人们一起商量杀掉了他们。事情被发觉,依法当死的有四人。马亮对这四人都宽大,说:“为民去害,反而处死罪,这不是立法的本意。”调任升州。途中在江州住宿,正逢岁旱民饥,湖湘漕米几十船刚运到,马亮发文给守将,拨米救济贫民,于是上奏:“临江各州都严重歉收,而官吏不救济,希望停止官籴,让百姓运粮相互救济。”以右谏议大夫为广州知州。当时宜州陈进刚平定,而跟从陈进反叛的澄海兵家属二百多人,按法律应没入官府为奴,马亮都不追究。盐户拖欠官赋,把妻兄抵押给富户,马亮将他们全放回家。海船长久不来贸易,派人去招徕,第二年,到来的比当初还多一倍,珍宝货物大量聚集,朝廷派宦官赐宴以示慰劳。第二年,改任兵部侍郎、庐州知州,调任江陵。又调任江宁府。仁宗初年,任尚书右丞,再任庐州知州,入朝任判尚书都省兼知审刑院,升任工部尚书、亳州知州,又升任江宁府知府,以太子少保退休,去世,赠官尚书右仆射。吕夷简小时候,跟随父亲吕蒙亨到福州任县令,马亮见后觉得他很优秀,就把女儿嫁给他。妻子刘氏生气地说:“为什么把女兄嫁给一个县令的儿子?”马亮说:“这不是你懂的。”田况、宋庠和弟弟宋祁幼年时,马亮都待他们很好,说:“这些人以后肯定会显贵。”世人认为马亮有知人之明。马亮去世,当时吕夷简正任宰相,有关机构赠谥号为忠肃。
附文言文译文 篇6
曹操亲自(率兵)攻打乌桓,他的部下将领都劝阻。(曹操)打败乌桓归来之后,询问当时劝阻他的人,将领们不明白曹操这样做的缘故,个个都提心吊胆,曹操都重赏了他们,并对他们说:“这次我率兵前往,是冒着很大的危险谋求侥幸的'胜利,虽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上天辅佐,不过这不可当作常例。诸位的劝止,才是完全之计,因此重赏你们,今后(有建议)不要不好意思说出来。”
魏国(准备)攻打吴国,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毌丘俭纷纷献计献策,天子下诏征求尚书傅嘏的意见。傅嘏说:“(将士们)希望赏赐,求取战功,先去作战,然后才想办法取得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长久计策。”司马师不听从,分三路进攻吴国,结果大败。朝廷上下议论,要将(出征的)的众将领贬出朝廷,司马师说:“我没有听从傅嘏的建议,才到了这种地步,这是我的过错,诸位将领有什么罪?”都宽宥了他们。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当时担任监军,唯独他被削去了爵位。
雍州刺史陈泰请求司马师给并州下命令,把力量合并在一起讨伐胡人,司马师采纳了这个建议,队伍还没有集合起来,有两个郡的胡人因为要到远方打仗,惊恐万分,都逃了回去。司马师给朝中士大夫道歉说:“这是我的过失,不是陈泰的责任。”因此人人都惭愧而又高兴。
到寿春去讨伐诸葛诞,王基领兵刚到,还未把城包围起来,司马昭命令王基收拢兵力,坚守营地。王基多次请求攻城,司马昭却让他率领驻军转移到北山据守。王基依据实际情况向司马昭上疏说:“如果把军队迁移到(北山)依靠险要的地势,人心动摇,对于形势有很大的损害。”奏报得到准许。等到寿春被攻克后,司马昭写信给王基说:“起初议论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要求迁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将军你权衡了转移的利弊得失,独自怀着坚定的信心,对上违背天子的诏书,对下拒绝众人的建议,最终制服了敌人,捉住了贼寇的首领,即使是古人所称述的人,也不过这样罢了。”
然而关东的败仗,司马昭问众人:“谁应该承担打败仗的过错?”司马王仪说:“责任在元帅。”司马昭说:“司马王仪想把罪责推在我的身上吗?”把王仪推到帐外杀了。这件事就做错了。
曹操和司马师、司马昭的奸诈,本来就不必说了,但在用兵的时候,把美名推给别人,把恶名自己担起来,善于吸收别人的计谋和智慧,还有谁能不尽心竭力为他效力呢?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被打败了,应该归罪(责)于自己,向田丰道歉都来不及,他却说:“我没有采用田丰的意见,(打了败仗),结果被他讥笑。”竟然把田丰杀了。袁绍失去了国家,葬送了军队,并不是不幸运。
文言文阅读《范广》附答案译文 篇7
范广,辽东人。正统中嗣世职,为宁元卫指挥佥事,进指挥使。十四年,积功迁辽东都指挥佥事。
广精骑射,骁勇绝伦。英宗北狩,廷议举将材,尚书于谦荐广。擢都督佥事,充左副总兵,为石亨副。也先犯京师,广跃马陷阵,部下从之,勇气百倍。寇退,又追败之紫荆关。录功,命实授。俄进都督同知,出守怀来。寻召还。
景泰元年二月,亨出巡边。时都督卫颖统大营,命广协理。三月,寇犯宣府。敕兵部会诸营将遴选将材,佥举广。命充总兵官偕都御史罗通督兵巡哨,驻居庸关外。数月还京,副石亨提督团营军马。
亨所为不法,其部曲多贪纵,广数以为言。亨衔之,谮罢广,止领毅勇一营。广又与都督张軏不相能。及英宗复辟,亨、軏恃“夺门”功,诬广党附于谦,谋立外籓,遂下狱论死。子升戍广西,籍其家,以妻孥第宅赐降丁。明年春,軏早朝还,途中为拱揖状。左右怪问之,曰:“范广过也。”遂得疾不能睡,痛楚月余而死。成化初,廷臣讼广冤。命子升乃袭世职。
广性刚果。每临阵,身先士卒,未尝败衄。一时诸将尽出其下,最为于谦所信任,以故为侪辈所忌。
(选自《明史》)
14.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都督佥事 擢:提拔
b.寻召还 寻:不久
c.亨衔之,谮罢广 衔:怨恨
d.广数以为言 数:数落
15.下列各项,全都表现范广“性刚果”的.一项是
①广跃马陷阵,部下从之,勇气百倍 ②俄进都督同知,出守怀来
③每临阵,身先士卒,未尝败衄 ④英宗北狩,廷议举将材,尚书于谦荐广
⑤其部曲多贪纵,广数以为言
a.①②⑤ b. ①③⑤
c.②③④ d. ②③⑤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宗被俘后,廷臣商议推举将才时,尚书于谦推荐范广。
b.石亨所为违法,其部属大多贪财骄纵,范广多次劝说石亨。石亨怀恨心中,制造谗言使
朝廷罢免了范广。
c.景泰年间,皇上诏令兵部会合军中诸营将领遴选将才,大家一致推举范广。
d.由于范广与都督张軏不合,被诬陷党附于谦,谋立外藩,在景泰年间被处死。
参考答案:
14. d (多次,屡次)
15. b (②做官镇守情况;④范广被举荐情况)
16. d (不是景泰年间,应是英宗复辟后的事情)
【参考译文】
范广,辽东人。正统年间,他承袭世袭职位,为宁远卫指挥佥事,后晋升为指挥使。十四年(1449),他积功升至辽东都指挥佥使。
范广精于骑射,骁勇绝伦。英宗被俘后,廷臣商议推举将才时,尚书于谦推荐范广。范广因此被提拔为都督佥使,充任左副总兵,为石亨的副将。也先进犯京城,范广跃马上前,冲锋陷阵,部下紧随着他,勇气百倍。敌寇后退,范广又追至紫荆关,将敌击败。朝廷给他记功,并实授官职。范广随即晋升为都督同知,出守怀来。随后又应诏回京。
景泰元年(1450)二月,石亨出巡边境。当时都督卫颖统领大营,范广奉命协理。三月,敌寇进犯宣府。皇上诏令兵部会合军中诸营将领遴选将才,他们一致推举范广。于是范广奉命充任总兵官偕同都御史罗通督兵巡哨,驻扎于居庸关外。数月之后,他返回京城,协助石亨提督团营兵马。
石亨所为不法,其部属大多贪财骄纵,范广多次劝说石亨。石亨怀恨心中,制造谗言使朝廷罢免了范广,使他只能统领毅勇一营。范广又与都督张軏不和。英宗复辟后,石亨、张軏依仗“夺门”之功,诬陷范广党附于谦,谋立外藩,于是将范广下狱,处以死刑。将他的儿子范升贬戍广西,抄没了他的家,把他的妻儿、府宅赐给降人。第二年春,张軏早朝之后回家,在途中拱手作揖。左右奇怪地问他,他回答说:“范广刚才经过这里。”于是便生病不能入睡,痛苦了一个多月后去世。成化初年(1465),廷臣为范广辩冤。朝廷才命其子范升继承世袭职位。
范广性情刚毅果敢,每次上阵,总是身先士卒,未曾败衄。一时诸将尽在其下,他最受于谦信任,因此为同辈所嫉妒。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附译文 篇8
子夏②为莒父宰③,问政④。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①选自《论语·子路》。②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③莒父(j f )宰:莒父地方的总管。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④问政: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
阅读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的“为”与“子夏为莒父宰”中的“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天下唱 b.项燕为楚将 c.吾为子先行 d.人之为虎食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从这则短文中悟出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3.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译文
子夏到莒父做总管,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附课外文言文译文 篇9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有很大的志向,不拘泥于小节。但品性孝顺,在家里经常辛勤地做粗活,并不认为是劳苦羞耻的事。他很有口才,并且广泛地涉猎典籍。永平五年,他哥哥班固被征召做了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一起随哥哥到了洛阳。家里很贫穷,经常被官吏雇佣去抄写文书来供养家人。长时间的劳作后,有一次曾经停止抄录工作,扔掉笔感慨道:“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也应当效仿张骞,出使异城,建立功业,来获取封侯的功名,怎么能长期做这种替人抄抄写写的事呢?”身边的人都取笑他,他说:“凡夫俗子怎么能知道壮士的志向呢?”过了很长一段时问后,显宗(明帝)问班固:“你弟弟在做什么?”班固回答说:“替官员抄写文书,挣点钱奉养老母。”皇帝于是让班超做了兰台令史。十六年,他被派遣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城。班起到了鄯善后,鄯善王广礼节非常周全地招待他,后来忽然就变得马虎怠慢起来。班超对他的从属官员说:“难道没有觉察出广对待我们礼节疏薄了吗?这一定是有匈奴的使者来了、他犹豫不决、不知何去何从的.原因。聪明人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前就能觉察出来,何况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呢?”于是把西域的侍者召来,诈他说:“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他们现在在哪里?”西域侍者惊恐万状,把具体情况全部交代了。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最好的办法,只有借着夜色用火攻 击匈奴人,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兵力,一定非常震惊害 怕,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鄯善人就吓破胆了,我们就大功告成了。”众人说:“好。”刚入夜,就带领着官兵直奔匈奴人的营地。正遇上大风呼啸,班超让十个人带着鼓藏到敌人住房的后面,跟他们约定说:“看到大火烧起来后,你们一定要一齐击鼓大喊。”其余的人全部带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班超于是顺风放火,房前屋后的人一齐击鼓呐喊。敌人惊吓得乱了营。班超亲手杀了三人,官兵们斩杀了匈奴使者和部下三十多人,其余的一百多人全被大火烧死。班超于是召见鄯善王广,把匈奴使者的头颅拿给他看,鄯善全国上下震惊惧怕。
拓展《王嘉传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附答案及译文 篇10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也。轻举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而聪睿内明。滑稽好语笑,不食五谷,不衣美丽,清虚服气,不与世人交游。隐于东阳谷,凿崖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亦皆穴处。
石季龙之末,弃其徒众,至长安,潜隐于终南山,结庵庐而止。门人闻而复随之,乃迁于倒兽山。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问其当世事者,皆随问而对。好为譬喻,状如戏调;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当时鲜能晓之,事过皆验。
坚将南征,遣使者问之。嘉曰:“金刚火强。”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使者还告,坚不悟,复遣问之,曰:“吾世祚云何?”嘉曰:“未央。”咸以为吉。明年癸未,败于淮南,所谓未年而有殃也。人侯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衣服在架,履杖犹存,或欲取其衣者,终不及,企而取之,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覆杖诸物亦如之。
姚苌之入长安,礼嘉如苻坚故事,逼以自随,每事谘之。苌既与苻登相持,问嘉曰:“吾得杀苻登定天下不?”嘉曰:“略得之。”苌怒曰:“得当云得,何略之有!”遂斩之。先此,释道安谓嘉曰:“世故方殷,可以行矣。”嘉答曰“卿其先行,吾负债未果去。”俄而道安亡,至是而嘉戮死,所谓“负债”者也。苻登闻嘉死,设坛哭之,赠太师,谥曰文。及苌死,苌子兴字子略方杀登,“略得”之谓也。嘉之死日,人有陇上见之。其所造《牵三歌谶》,事过皆验,累世犹传之。又著《拾遗录》十卷,其记事多诡怪,今行于世。
(选自《晋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轻举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轻:轻视
b.好为譬喻,状如戏调好:喜欢
c.卿其先行,吾负债未果去果:实现,完成
d.当时鲜能晓之鲜: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迁于倒兽山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问其当世事者而莫得其涯
c.门人闻而复随之项王按剑而跽
d.嘉之死日邻之厚,君之薄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嘉这个人,其貌不扬而幽默内秀,孤立于世而精通事世,料事如神而又不明说事情结局,是一个创作了志怪小说的隐士。
b.苻坚南征之前,两次派使者向王嘉询问吉凶,王嘉用语言和行动向使者表达自己的预言,可是使者和苻坚都没能明白他的真意。
c.姚苌进入长安以后不久便开始与苻坚争权,遇到事情就要向王嘉征询意见,但因王嘉说的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心生恼怒杀了王嘉。
d.王嘉先隐居东阳谷,后至长安,隐居终南山,最后迁于倒兽山。或凿崖穴居,或结庵庐而止,都有弟子门人随之穴处,受业学习。
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
5.把文中画线的文字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4分)
(2)其所造《牵三歌谶》,事过皆验,累世犹传之。(3分)
1.a(3分)
【解析】:轻,轻佻,轻浮。
2.d(3分)
【解析】:a副词,表示时间的紧相衔接,可译为“就”;表示两事情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译为“却,竟”。b代词,他;代词它的。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d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d(3分)
【解析】:文中并未交代王嘉“迁于倒兽山”时有没有弟子门人追随。
4.答案: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3分)
【解析】:解答文言断句题,要依据对文意的理解明确句意;同时还要借助文言虚词,特别是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等来判断;还可以参照文言句式的特点来判断。本句说的是王嘉的一系列动作,比较紧凑,可根据“正”.“脱”“弃”“下”等动词加以判断。
5.(1)苻坚多次征召,他总不应征,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亲自拜会,好学之士无不推崇他为宗师。(“起”“躬”“参诣”各1分,句子顺畅.大意正确1分)
(2)他所写的《牵三歌谶》一书中的事情过后都能够应验,历时几代还在流传。(“验”“累世”各1分,句子顺畅.大意正确1分)
【附文言文译文】相关文章:
06-30
06-30
07-02
07-03
07-02
07-04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