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原文和译文(7篇)-yabo亚博88

时间:07月06日 网络精选 诗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译文(7篇)

  阅读是启迪智慧的钥匙,学习是提升自我的阶梯。不妨静心研读几篇关于《与朱元思书》的原文和译文,感受古人的深邃思想与优雅辞藻。透过字里行间,体验千年文化的底蕴,让思绪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这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自我充实和成长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沉浸于知识的海洋,汲取无尽的智慧吧!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译文 篇1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译文 篇2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注释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本文是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在旅途所见的信。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俱:全,都。

  (3)净:消散尽净。

  (4)共色:一样的颜色。共:相同,一样。

  (5)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从,顺,随。

  (6)任意东西:任凭着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向西。

  (7)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的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可能为作者笔误。自:从。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8)独绝:独一无二。独:独特。 绝:妙到极处

  (9)皆:全,都。

  (10)缥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1)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2)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3)急湍:急流的水。

  (14)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胜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5)若:好像。

  (16)奔:动词活用作名词,在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7)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寒,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

  (18)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19)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轩邈,向高处向远处生长。

  (20)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1)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2)激:冲击,拍打。

  (23)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澈。

  (24)好鸟相鸣: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25)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6)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视版本而定),鸟婉转地叫,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27)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

  (28)鸢飞戾天;出自《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29)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0)经纶世务者:治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

  (31)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窥:看 。

  (32)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33)在昼犹昏: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昼:白天。犹:好像。

  (34)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相互。

  (35)见:看见。日:太阳,阳光。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译文 篇3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译文 篇4

  该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写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人们可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可以从首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更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细细品味,作者的这种志趣,既不同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又不同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遁世,它是一种对轻松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生命的礼赞。它比前者少了份严肃,多了份潇洒,比后者少了份悲观,多了份开朗,因而更具一份常人心态,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亲切。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译文 篇5

  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特的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山本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叠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译文 篇6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本文是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在旅途所见的信。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俱:全,都。

  (3)净:消散尽净。

  (4)共色:一样的颜色。共:相同,一样。

  (5)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从,顺,随。

  (6)任意东西:任凭着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向西。

  (7)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的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可能为作者笔误。自:从。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8)独绝:独一无二。独:独特。 绝:妙到极处

  (9)皆:全,都。

  (10)缥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1)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2)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3)急湍:急流的水。

  (14)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胜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5)若:好像。

  (16)奔:动词活用作名词,在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7)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寒,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

  (18)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19)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轩邈,向高处向远处生长。

  (20)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1)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2)激:冲击,拍打。

  (23)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澈。

  (24)好鸟相鸣: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25)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6)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视版本而定),鸟婉转地叫,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27)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

  (28)鸢飞戾天;出自《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29)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0)经纶世务者:治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

  (31)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窥:看 。

  (32)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33)在昼犹昏: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昼:白天。犹:好像。

  (34)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相互。

  (35)见:看见。日:太阳,阳光。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译文 篇7

  本文是用骈体写成的一篇山水小品。骈文常用四字六字组织,故亦称“四六文”。本文只140多个字。作者用清新的笔调和形象的描绘,把他从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看到的山光水色告诉了他的朋友,让朋友分享富春山川之美。

  骈(pián)文是一种讲究形式的文体,作者吴均是南朝知名骈文家,其代表作《与朱元思书》自然保持了骈文的特点。文章基本上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 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就取得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的表达效果,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

  但文章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其一,在四字句、六字句中运用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样的五字与四字交替运用的句式,这就避免了骈文刻板划一的弊病,使语言显得活泼洒脱;其二,文章前半部分几乎没有对偶,无异于一般散文( 尤其是第一节),后半部分则基本上都是工整的对偶句,这样骈散结合、疏密相间的安排, 使语言灵活多变,更具韵律美;其三,文章没有像一般骈文那样堆砌典故,甚至故意用冷字僻字,写景状物,力求准确传神,这使文章语言显得清新自然,生动流畅,在当时以绮丽浮靡为主流的骈文中显得卓尔不群,超凡脱俗。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译文】相关文章:

06-24

07-01

07-03

07-03

07-03

07-04

07-07

yabo亚博88的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