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朱自清的散文特色16篇(荐)
在文字的海洋中,朱自清的散文犹如璀璨的明珠,独特而迷人。他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哲思,展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魅力。阅读他的散文,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更能启发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让我们一起沉浸于朱自清的文字世界,品味他的散文特色,从中汲取灵感,丰富我们的思想宝库吧!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1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 要:朱自清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抒情、意境、构思、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散文;艺术特色;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色彩浓郁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把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是其散文创作的突出特色。《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把真情与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这些都是轻淡的,情态交融,静美淡雅,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显示出多姿的美,丰富的情感,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二、意境情景交融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力求“绘画美”,意境清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荷塘月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又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月下荷塘的跃然约上,“神异”奇美,无美不备。《绿》中“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春》中 “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这些内在诗情与外在景物和谐,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构思缜密精巧
朱自清的散文有极严密的结构,组织有序,剪裁分明,布局完整和谐,形散而神不散,显得随意而又巧妙自然。《荷塘月色》便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缜密精美。作品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首揭全文之旨,点明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一路行去”,对尽情享用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紧扣“荷塘”和“月色”错落有致地一一展现月下荷塘的景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既极写月下荷塘的“神异”美,又细腻地展现作者“颇不宁静”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层次。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四、语言清新自然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用笔如画”,他多用“活的口语”,十分注重语言的创新。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具备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具朴质无华、蕴藉腴厚之美,其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风格朴素无华,平易自然。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等,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荷塘月色》语言清丽优美,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同时,作者善于作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
朱自清散文情感色彩浓郁、意境情境交融、构思缜密精巧、语言清新自然,以其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总的说来,朱自清的散文能够在朴素自然的美的风格中立新意,创新语,在平淡之中看出神奇,平正通达,可是又富有创造性,美在他的散文中几乎完美无缺,在五四以来的散文作家当中,能够达到这样高度的并不多见。
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篇2
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朱自清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宝贵财富,为“经典”性散文,它已进入教材,被广大学者学习和模仿,其影响之深是不言而喻的。
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价值,不仅是它记载了一定时代的人生,而且也在于它独特的艺术。
一、也许是因为朱自清是一个诗人,他的散文也存贮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工,要算他了。”这是郁达夫对朱自清散文中诗意的赞赏。
朱自清一生是平凡的,但他又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诗。在他的散文中也因为他本身是一位诗人而带有诗人型。在他散文天地里,有着诗人的疯狂,联想和想象犹如千姿百态的群鸟,在不以表面的物质世界为限的空间里翱翔。朱自清总是积极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按照美的旋律对表象进行分解和组合,不断涌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充分体现其主体生命色彩的诗意。追求诗意,这是朱自清散文中的一大特点。
丰富奇特的想象,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点之一。黑格乐认为,对艺术家而言,“如果谈其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朱自清的散文同诗一样充满了想象,就充满了奇妙的'魅力。他在散文中善于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一个全心渴求的意境。在《荷塘月色》中,作者首先写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紧跟其后写荷花时,用了这样的诗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的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是荷花,但在朱先生的想象中,是魔术家的手指,在我们面前轻轻一点,就出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迷人世界。写清香,作者将其想象为远处高楼上的歌声;写叶子并肩挨着,想象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写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薄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时,作者想到的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罩着纱的梦。这样的想象,真叫人感慨万千,这样的想象,真是奇特之至。
想象力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它成为审美反映的枢纽。“我意在表现自我”是朱自清提出的一条美学原则,从艺术哲学意义上看,这就包括抒情散文在内的一切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艺术规范,是美文区别于一般散文的一个规定。藉厚流畅的情感,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点之二。他的散文,语言极为凝练,很讲究单调的和谐和押韵。富有音乐感,并随着情感的起伏波动,从而自然而然形成了节奏感。如在《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节奏的起伏,情感的回荡,不能不叫人心灵为之震颤。散文语言在声调和节奏方面的要求是和谐而富有韵律的,虽然散文不讲究音韵和对偶,但是所有好的散文作品读起来都是琅琅上口的。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和《春》,其文句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和韵,使人时时感到一种自然的韵律所在,感情美,文字美,声调和节奏也是极其优美的。正好一位作家说过:“不但诗讲究节奏,散文也该讲究这些,讲音调的和谐。”
多样的艺术手法,也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征之一。散文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最少受到拘束,它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也可以几种手法融合在一起。总之,就是出于再现现实,表达情感的需要,作者完全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采用他所以为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作家大都以自然景物之感受,一般不脱离现实,不甚对自然景物作拟人化之描写。然而朱先生却在自己散文中超越现实充分运用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荷塘月色》《春》中就表现出来,表明他有别于中国的一般散文家。
二、作者的情意就在文中艺术境界中表达出来,这种境界能引发作者的想象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感染。如《背影》一文,为何打动了那么多读者的心?就在于作者描写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构造意境是朱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点。
善于营造空间结构的意象。如在《背影》中,他将潜在心底真挚而深厚的父子之情,凝聚在一个普通又极其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从而得到了普天下相似境遇的人的共鸣。让我们一起体会这样的空间意境:“在火车站,一个父亲在月台下到月台上,再走过去,爬上那边的月台”。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空间里展示了一个伟大的真情――“父爱”。这就是包涵在作品中的精神境界和通过作品向人们揭示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这也是耸散文意境空间上的体现。
言外之意的余音,是朱自清散文意境的另一个特征。在文学创作中,许多对朱先生意境论者只看到意境中淡淡的情绪,虽在艺术性方面作出了相当贡献,但很少有人将其放在特定背景下剖析其内在的思想性,也就难体味到其散文作品言外之音。势必影响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如《背影》论者对其布局基调,色彩以及语言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剖析,题旨的概括也无异议,但如能在“五四”背景下联系考虑,所谓父子之爱的主题,不就能显示出对人性的人情色彩吗?
总之,朱自清在文学上的最高成就就是散文,他的散文在20年代就成为我国早期现代散文的杰作,曾被时人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的艺术价值,将永远的影响中国文坛,给人们楷模式的启示。
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篇3
朱自清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宝贵财富,为“经典”性散文,它已进入教材,被广大学者学习和模仿,其影响之深是不言而喻的。
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价值,不仅是它记载了一定时代的人生,而且也在于它独特的艺术。
一、也许是因为朱自清是一个诗人,他的散文也存贮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工,要算他了。”这是郁达夫对朱自清散文中诗意的赞赏。
朱自清一生是平凡的,但他又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诗。在他的散文中也因为他本身是一位诗人而带有诗人型。在他散文天地里,有着诗人的疯狂,联想和想象犹如千姿百态的群鸟,在不以表面的物质世界为限的空间里翱翔。朱自清总是积极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按照美的旋律对表象进行分解和组合,不断涌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充分体现其主体生命色彩的诗意。追求诗意,这是朱自清散文中的一大特点。
丰富奇特的想象,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点之一。黑格乐认为,对艺术家而言,“如果谈其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朱自清的散文同诗一样充满了想象,就充满了奇妙的'魅力。他在散文中善于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一个全心渴求的意境。在《荷塘月色》中,作者首先写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紧跟其后写荷花时,用了这样的诗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的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是荷花,但在朱先生的想象中,是魔术家的手指,在我们面前轻轻一点,就出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迷人世界。写清香,作者将其想象为远处高楼上的歌声;写叶子并肩挨着,想象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写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薄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时,作者想到的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罩着纱的梦。这样的想象,真叫人感慨万千,这样的想象,真是奇特之至。
想象力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它成为审美反映的枢纽。“我意在表现自我”是朱自清提出的一条美学原则,从艺术哲学意义上看,这就包括抒情散文在内的一切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艺术规范,是美文区别于一般散文的一个规定。藉厚流畅的情感,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点之二。他的散文,语言极为凝练,很讲究单调的和谐和押韵。富有音乐感,并随着情感的起伏波动,从而自然而然形成了节奏感。如在《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节奏的起伏,情感的回荡,不能不叫人心灵为之震颤。散文语言在声调和节奏方面的要求是和谐而富有韵律的,虽然散文不讲究音韵和对偶,但是所有好的散文作品读起来都是琅琅上口的。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和《春》,其文句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和韵,使人时时感到一种自然的韵律所在,感情美,文字美,声调和节奏也是极其优美的。正好一位作家说过:“不但诗讲究节奏,散文也该讲究这些,讲音调的和谐。”
多样的艺术手法,也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征之一。散文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最少受到拘束,它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也可以几种手法融合在一起。总之,就是出于再现现实,表达情感的需要,作者完全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采用他所以为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作家大都以自然景物之感受,一般不脱离现实,不甚对自然景物作拟人化之描写。然而朱先生却在自己散文中超越现实充分运用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荷塘月色》《春》中就表现出来,表明他有别于中国的一般散文家。
二、作者的情意就在文中艺术境界中表达出来,这种境界能引发作者的想象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感染。如《背影》一文,为何打动了那么多读者的心?就在于作者描写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构造意境是朱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点。
善于营造空间结构的意象。如在《背影》中,他将潜在心底真挚而深厚的父子之情,凝聚在一个普通又极其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从而得到了普天下相似境遇的人的共鸣。让我们一起体会这样的空间意境:“在火车站,一个父亲在月台下到月台上,再走过去,爬上那边的月台”。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空间里展示了一个伟大的真情――“父爱”。这就是包涵在作品中的精神境界和通过作品向人们揭示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这也是耸散文意境空间上的体现。
言外之意的余音,是朱自清散文意境的另一个特征。在文学创作中,许多对朱先生意境论者只看到意境中淡淡的情绪,虽在艺术性方面作出了相当贡献,但很少有人将其放在特定背景下剖析其内在的思想性,也就难体味到其散文作品言外之音。势必影响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如《背影》论者对其布局基调,色彩以及语言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剖析,题旨的概括也无异议,但如能在“五四”背景下联系考虑,所谓父子之爱的主题,不就能显示出对人性的人情色彩吗?
总之,朱自清在文学上的最高成就就是散文,他的散文在20年代就成为我国早期现代散文的杰作,曾被时人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的艺术价值,将永远的影响中国文坛,给人们楷模式的启示。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4
朱自清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抒情、意境、构思、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色彩浓郁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把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是其散文创作的突出特色。《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把真情与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这些都是轻淡的,情态交融,静美淡雅,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显示出多姿的美,丰富的情感,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二、意境情景交融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力求“绘画美”,意境清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荷塘月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又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月下荷塘的跃然约上,“神异”奇美,无美不备。《绿》中“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春》中 “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这些内在诗情与外在景物和谐,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构思缜密精巧
朱自清的散文有极严密的结构,组织有序,剪裁分明,布局完整和谐,形散而神不散,显得随意而又巧妙自然。《荷塘月色》便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缜密精美。作品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首揭全文之旨,点明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一路行去”,对尽情享用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紧扣“荷塘”和“月色”错落有致地一一展现月下荷塘的景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既极写月下荷塘的“神异”美,又细腻地展现作者“颇不宁静”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层次。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四、语言清新自然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用笔如画”,他多用“活的口语”,十分注重语言的创新。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具备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具朴质无华、蕴藉腴厚之美,其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风格朴素无华,平易自然。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等,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荷塘月色》语言清丽优美,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同时,作者善于作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
朱自清散文情感色彩浓郁、意境情境交融、构思缜密精巧、语言清新自然,以其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总的说来,朱自清的散文能够在朴素自然的美的风格中立新意,创新语,在平淡之中看出神奇,平正通达,可是又富有创造性,美在他的散文中几乎完美无缺,在五四以来的散文作家当中,能够达到这样高度的并不多见。
拓展阅读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成为“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倡导新诗。次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三·一八惨案后,他撰写《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声讨军阀政府暴行。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1932年归国,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10月返北平,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影响
朱自清的作品《比兴》篇对“比”和“兴”的涵义,尤其“兴”的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推理与探寻,并得出了鲜明的结论,指出“兴”为发端和譬喻。朱自清的研究成果对“兴”的研究规划了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抒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而山歌妓卖唱引起的怅惘、矛盾、幻灭等情思,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动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5
【摘要】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典雅清丽、蕴藉深厚、雅而不俗、柔而不媚,新而不失自然。本文将从其散文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叠词的大量运用、动词的精心选择、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人物语言的揣摩和散文丰富文化底蕴等方面探究朱自清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特点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朱德熙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一言以蔽之,便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择炼”的遣词用字,真正保持了既不“过分的要求自然”也不“过分的忽略艺术”的平衡。
一、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作品中都有这类文字,《背影》、《给亡妇》更是以这类文字为主的优秀代表。《背影》中叙事的文字,如“我们过了江、进了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等短短几言,既交代清楚所叙之事,又使读者瞬间引起共鸣,于普通中见真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给亡妇》用第二人称,平白如话,如泣如诉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真实感人。
二、叠词的大量运用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另一特点是叠词的大量运用。《莱茵河》中描写两岩的古堡,用“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三个叠词将古堡的形态、分布和古老刻画得淋漓尽致。写梅雨潭的“绿”用了“闪闪的”、“汪汪”“松松地”、“滑滑地”、“清清的”,赋予梅雨潭醉人的美。朱自清笔下“脉脉的流水”(《荷塘月色》)、“油油的绿意”(《绿》)、“酽酽的歌喉”(《威尼斯》)、“涓涓的东风”(《歌声》)、“薄薄的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是因叠词的运用而增添了几多诗意和神韵。
三、动词的精心选择
朱自清散文对于动词的精心选择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准确性。如“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绿》)一个“拥”字,体现了三面围的状态。“仿佛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绿》)一个“融”字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天与水融合为一体的'画面。“(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的”(《荷塘月色》)一个“画”字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动态化。“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绿》)和“(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两句中,“踞”和“泻”两个动词分别使“亭”和“月光”富于动感。3.人格化。“梅雨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绿》)“招引”使梅雨潭更具人情味。《匆匆》里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跨过”、“飞去”、“遛走”、“闪过”把时光写成了似梦幻、转瞬即逝的精灵,表达了在飞逝的时光面前欲留不能、欲追不及的心情。
四、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
朱自清在散文中,除了将许多形容词重叠起来起修饰作用外,还善于将量词活用作形容词。如“一丝颤动”、“一带远山”、“一道波痕”、“一两点灯光”、“一团烟雾”、“一粒粒明珠”(《荷塘月色》)、“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一角的岩石”(《绿》)、“一片飞烟”(《白水漈》)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和强化形象的作用。关于形容词的精心择炼和创造性使用的例子有很多,如“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别致的威尼斯”、“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的建筑(《威尼斯》)等,这些词语既不怪诞,又不是对象固定不变的修饰语,朱自清先生将其巧妙地挪一挪位置,或赋予其某种感情色彩,它便又有了新的含义,而这些新含义又为其修饰对象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人物语言的揣摩
朱自清的散文写景抒情的多,叙事的少。而在他的叙事散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也很少。但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都是经过精心选择提炼,最后才出现在作品中。一般来说,朱自清散文中人物的仅有的几句话,都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思想。可以说,朱自清对于人物语言的揣摩和取舍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如《给亡妇》中,朱自清只引用了亡妻的三句话:“我死了,这一群孩子可苦了。”“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了?”“没有书怎么教书?况且他又爱这个玩意儿。”充分表现了她气质的淳朴、善良、无私以及对丈夫和孩子们深深的爱。另外《我所见的叶圣陶》一文中引用叶圣陶先生短短几句话,便将一个心胸宽广、反对虚伪的形式主义、具有高超的文学技艺以及独特个性的老先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阿河》和《飘零》中他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朱自清散文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艺术可见一斑。
六、丰富的文化底蕴
朱自清的《你我》一文深刻地剖析中国的称谓文化,博古通今,从口语到书面语,从中国到外国,不但列出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称谓,更深刻地透视了这些称谓所体现的深厚文化背景。由于此文的丰富文化底蕴,只有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能深刻理解此文的含义,那些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朋友是很难理解的。相对而言,《欧游杂记》中的多篇散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欧洲文化。所写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等都是欧洲的文化名城,在描绘和说明这此城市时,都或多或少带着某种文化的气息,而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些文章才跟所写的城市一样,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博物院》一文更是精妙。以博物院为中心,将各国文化进行一次大比拼。语言上,自是各有各的风味。另外《乞丐》、《圣诞节》等文也展示了朱自清对欧洲文化的独特理解,表现在语言上,显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总之,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典雅清丽、蕴藉深厚、雅而不俗、柔而不媚,与其刻意出新的口语化、叠词的大量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选择、人物语言的揣摩以及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荷塘月色:阅读和写作(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5.71.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荷塘月色:语文(第一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7.
[3]梁实秋.论散文[j]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38-39.
[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6.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6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生动地抒写了他的禀性、气质、灵感、情思、嗜好、习惯、修养、人生经历和人生哲学,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全部思想、全部的感情和全部的人格,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个性生命。纵览他的散文,我们能够从中窥见一个典型中国知识分子的学识、审美、情趣和尊严,领略一位真正爱国学者的思想和人生。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名字是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的。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有以下两个突出的方面:
一、情景交融,写出了情致
朱自清原是一位诗人,所写散文自然不失其诗人本色,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像一个导游把游客步步引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尤其是在我们耳熟能详的《荷塘月色》里,看不到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作者只凭着一时的感受,委婉细致地写来,却十分迷人。作品中的景,重点自然是荷塘月色。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有时甚至不着一点痕迹。这种不同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是需要我们潜心观察、悉心体会的。
二、独特的语言艺术
来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的质朴、《荷塘月色》语言的清丽等,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更是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此外,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来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就为考生整理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希望考生可以认真了解。
朱自清游记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7
游记散文的语言特点
《旅欧杂记》和《威尼斯》两篇游记散文中,朱自清先生从容地在语言上字斟句酌,使他的散文艺术达到臻于完善的境地。正如郁达夫指出:“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在这两部游记中,他极力避免在作品中‘我'的出现,既不写‘身边琐事 ',也不写浪漫情调的异域感,而是客观地描述欧洲国家名胜古迹,谨慎地介绍西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作者在白话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描述或介绍起来更使读者感到自然、亲切,宛如作者坐在你对面娓娓而谈。
《威尼斯》中:“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反映出了威尼斯的明媚,突出了它是一座水上城市。“干干静静”、“微微” “酽酽”“来来去去”“疏疏落落”等叠音字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威尼斯》第一自然段就用了四个比喻:“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这些比喻把威尼斯河网着之密充分显示出来,貌似陆地而实则水域,突出了此城的别致。《威尼斯》叙述和描写也用了很多朴素的现代口语,语言朴实、清新,富有现代口语的特点,简洁,自然而很有新意,如“它哪儿都去”、“只要不怕转变抹角,哪儿都走得到”、“德国德莱司敦画院中有几张,真好”,“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出于名手的还有味”……这些句子中使用了现代口语的词汇,描述或介绍起来更使读者感到自然、亲切,宛如作者坐在你对面娓娓而谈。圣马克方场是“伟丽”的,公爷府的墙面上用白色和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的方纹,“在阳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而威尼斯唱夜曲的歌女们“微微摇摆在红绿灯球下,颤动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的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用鲜艳的彩笔,描绘出威尼斯的美丽风光和文化特色,使其浓抹重彩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威尼斯“华妙庄严兼而有之”的特点。如“庄严华妙兼而有之”、“以典丽风华胜”、“惝恍迷离之感”等词句,句式工整,节奏感强,使语言更加洗练。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新文学的开拓者,是我国现代散文大家,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散文笔触细腻、语言清丽、用词精准而奇妙、文字简洁。善于描绘景物,使其各具特色,且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些都令人心旷神怡,留恋不已。总观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特色,从写景散文的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典雅到叙事散文语言的质朴腴厚,到游记散文的字斟用“浓妆淡抹总相宜”来概括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征,是最恰当不过的。他在语言的铸炼方面进行了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句酌,无不显示出他散文独特的语言特色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正像杨振声说:“朱自清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语言上不造作、不掩饰,真正做到了情从肺腑出。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而由歌妓卖唱引起的张惶、矛盾、怅惘、幻灭等情思,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月色冷清清的随着我们的归舟”,“森林的水影,如黑暗张着巨口,要将我们的船吞了下去”。那烟一般轻、梦一般美的荷塘月色,则浸透着作家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疏朗的荷花,清幽的'香气与淡淡的月色,同作家意欲摆脱人世烦恼而偷得片刻逍遥的情怀融洽无间。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白话散文的动人力量之所在。“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高尔基语),朱自清散文艺术的高度成就和他语言修养是分不开的。他的散文不矫揉造作,他取法天然,水到渠成,如出水芙蓉,清丽淡雅;如风行水上,自然流畅。李广田在《朱自清选集》的序言中说: “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营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往往带来了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我们把握了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特点,就能领略其作品的独特风格。所以说,朱自清先生在语言创造方面,达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崭新高度。
朱自清叙事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8
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表现出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背影》的语言非常古朴质实。如“进去吧,里面没人”如话家常,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章的完美结构构成和谐的统一,全文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 “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其中“蹒跚”写出了父亲的不灵便。“攀”显示了月台的高度,更显示出了父亲的吃力。“缩”写得细致,可以想见父亲那沉重的`身体上去之难.体现出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叶圣陶老先生对《背影》作了高度的评价:“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 用白描(所谓白描就是不 设喻,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换句话说,白描是用叙述的方法进行描写,达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 “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给亡妇》中语言明净素雅 , 如话家常 , “谦 , 日子真快 , 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 他从亡妻那一面来打开全文的叙述缺口 : 先是亡妻死后对“我”和孩子们的不舍与惦记。“你第一惦记着的是你几个孩子 , 第二便轮着我”。亡妻虽死矣 , 但她生前所有的情感、意念并没随之而逝 , 随之而灭。 “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 , 但你未必知……。”全文在如水般清亮的文字中 , 作者的深情不禁氤氲而出、娓娓道来。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9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东海县一个小官僚的封建家庭,原名自华,号秋实。六岁时随家从东海移居扬州,他成长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中文系主任,从此他一生服务于清华大学。1948年8月12日去世。纵观朱自清的一生,他既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著名的学者和教授,他对中国文学的最大贡献还是他的散文,从早期的写景散文到后期的说理散文,他一生写下许多优秀的散文,但流传最广的是写景散文《匆匆》、《荷塘月色》、《春》、《绿》等名篇,这些文章一直被认为是白话散文的典范,为培养文学青年和繁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还有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背影》、《给亡妇》,游记散文《旅欧杂记》、《威尼斯》等也广为流传。这种成功得益于他对语言艺术的巧妙运用,但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特点在他不同类型的散文中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写景散文的语言特点
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典雅,巧妙运用比喻、叠字、通感等手法,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说逼真与如画》)朱自清描写景物的造诣很深,在他笔下,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荷塘的月光和南方的细雨,都写得逼真如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春》具有语言简朴、口语化等特点。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语短意丰,表现力强。为了更好地描写春天,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和使用叠音字,使春天更形象化、人格化。叠音字的使用具有音乐美,节奏明快、语气舒缓。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 “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知不觉地出现,不知不觉地生长,活泼可爱。“嫩嫩”、“绿绿”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还写出了对人的诱惑力:“嫩嫩”、“绿绿”从质感、色彩两方面准确地写出了初春的小草的特点。“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让人体味无穷,让人享受不尽。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来状写春风的温暖、柔和;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南方的春雨连绵,使树叶子“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白天,“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这俨然是一幅春雨农耕图了。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文字向对话一样娓娓道来,显得更加亲切,但又表现出丰富的内涵,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那流畅自如的`旋律,那轻松活泼的节奏,那字字推敲的选词与灵活多变的句型,都是十分精美的。朱自清不愧是语言大师,他用文笔把短暂的春天从自然界拉回到书面上,使其四季常驻,随时可睹。
《绿》中写到:“走到山边,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这水声悦耳动听,给人以余韵袅袅的美感。还有那“微微”的云,“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汪汪一碧”的潭边,“滑滑”的明亮的绿,写出轻柔的情态美,给人以娇嫩、透明的质感,也表现出明快的节奏,清朗的格调。“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踞”字以动写静,一个“踞”字把梅雨亭写活了,把梅雨亭比喻为一只“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的苍鹰,突出了它那踞在“一角的岩石上”的险峻之势,给我们以凌空突起之感。也突出了此处险峻的气势。“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招引”与“追捉”这两个词默契得多么好啊!把梅雨潭的绿对“我”的强烈的吸引,把“我”领略那可爱的绿的急切心理,融为一体,至此,情与景真象水乳那样难分难解了。《绿》中的比喻有二十个之多。“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把梅雨潭的绿比作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言其大,言其醉人,言其奇异。使人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又把梅雨潭的绿比作一块融化了的蔚蓝的天,突出其鲜润。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文中还用博喻的手法,多角度、多侧面显示绿的特征,“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从视觉、触觉、感觉等几方面形象地再现了绿的柔美、明亮、软嫩、纯净的特征。《绿》结尾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句式整齐,感情洋溢,语气磅礴,引人入胜。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指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不能说不可爱;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不能说不俊美;西湖的波,不能说不明丽;秦淮河的水,不能说不旖旎。但是在作者的眼中,它们不是太浓,就是太淡,不是太明,就是太暗,都无法与梅雨潭那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的绿相媲美!朱自清先生用细腻、典雅的语言,恰到好处地把明艳多姿的画面与逸趣横生的情怀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荷塘月色》成功地描写了荷塘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于景色描写中寄托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成功得益于他对语言的巧妙运用。文章多处使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使得全文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用三个比喻写静态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通感的使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跳跃。此外,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绘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 “静静地” “重重”围住等等,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叠字的使用,造成音节上的重复,更突出了树多而密的特点。“远近高低”虽然也写出了不同的方面,但没有叠音词给读者的感觉那么强烈。“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的。月光像流水一般地倾泻”,“泻”有倾泻之意,用“照”字太直白,缺少蕴含。而“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更加贴切、形象、生动,与“静静地”配合在一起,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有形而无声的特点,显示了月光的幽静之美。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是大自然的杰作,一个“画”字既突出了杨柳影子之美,又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那“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青雾”,用“升”字太硬,无法突出雾的轻和柔,而 “浮”是轻而缓地出来,显示出雾的轻飘状态,在《荷塘月色》中,描绘月光如流水般照着荷花和荷叶用'泻'字;青雾弥漫着荷塘用'浮'字,而荷叶拥挤的情景用'挨'字,还有用'田田'形容叶子的鲜绿茂盛,用'亭亭'比喻荷叶直立之状态,将月光、青雾、荷叶的动态和情态写活了。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词造句的形象性,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新颖的比喻,唤起读者的联想。
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10
一、体物写真。朱自清早期由写诗转为写散文后,一贯提倡“写真”,对生活作精细的观察体验。他说自己“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山野掇拾》)。朱自清写景,笔到之处,无论山水风雨,花卉草木都能显出它的特征,自然逼真。如写春风:“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写春雨:“象牛毛,象花针,象细毫,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在这里,风混和着土、草、花等各种气味,在一定湿度里酿酝,是从田野里送来的春风;雨,细而密,形成一层薄烟,正是春雨的特点。这样的景物描写,犹如清水芙蓉,得天然之势。
朱自清认为,要使景物写得自然逼真,还得“气韵生动”,“惟其‘气韵生动’,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论逼真与如画》)。他在写景时,在“活”字上下尽功夫。《荷塘月色》里,那田田的叶子中间,花儿“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还送来了缕缕清香,忽而微风吹过,叶上呈现出一道凝碧的波痕,再加上叶下脉脉的流水,动静相交,显出一番风致,真把那一角死荷塘写活了。
二、诗情画意。写景,除了逼真生动外,还要写出作者感情的波澜,独特的情思。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朱自清的许多写景散文,绘画美和感情美融为一体,可说是以诗为文,文中有诗。在《绿》里,当作者见到梅雨潭上那一汪碧绿的清水,便把自己胸中美好的情思倾注其间,一面描绘那“醉人的”、“奇异的”绿;一面神与物游,“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感情的渲泄比较显豁。另一种写法是寓情于景,把自己深沉的感情蕴含于景物描写之中,情不宣露。在《荷塘月色》里,通过月下荷塘的描绘把作者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表现得十分含蓄。写月色,“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止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种场景的移动反映出作者心情微妙的变化,都是作者郁积于胸中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总之,作者写景抒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掩饰,不造作,更不卖弄,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曲笔流露,一切的真情都显示出“活脱脱的”个性。
三、比照衬染。在朱启清的散文里,各类景物无不带着多种色彩,作品的画面没有一处是单调的、呆滞的、苦涩的。在各类景物的描绘中,主体景物总是安放在突出的地位。他善于借用我国传统的烘托映衬手法来处理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在那篇写自己欣赏一幅花鸟画的文章里,海棠绿叶,“在月光中掩映着”,红艳的花、黄色的蕊,“衬托在丛绿之间”,那枝上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妩媚的海棠、淡淡的月光、高踞的八哥都互相映衬而又集中在画面的焦点上――寻找那卷帘中的人。(见《温州的踪迹・<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在作者笔下,无论天地、花木、鸟虫、或衬染,或辉映,或写实,或虚摹,总是表现得宾主分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开头是用虚景来衬写实景。作者从想象中明末秦淮河上“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衬染出由桨声和灯影构成朦胧迷人的眼前景色。行文处处紧扣河上的灯影而又不脱离其他景物,那汩汩的桨声,沉沉的河水,清辉的月色,悠扬的笛韵……这一切都与河上灯影组成一幅幅和谐而多种色调、多种情味的画面。
四、巧喻传神。朱自清散文中写景语言之所以明丽动人,其中很大的成份是善于运用美妙的比喻,把读者引进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与作者共享登临的乐趣,同赏山川的风姿。例如那仙岩山的瀑布,飞流急下,水珠如“飞花碎玉”,远望象朵朵白梅,随风飘散,轻若杨花,倏然在怀中消失。激起人们对祖国胜境神往之情。那秦淮河上灯下的水影确是变幻奇特,一会儿它象“梦的眼睛”,闪烁的光芒;一会儿却象“黑的胳膊”。作者随物赋形,个个比喻构成一幅幅迷人的情景。由于作者体物精细,想象丰富,加之感情真切,他在运用比喻时爱用拟人和博喻。如他写“梅雨潭的绿”,说它“象少妇拖着的裙”,又象“跳动的处女的心”,又说它滑嫩得象蛋清,象最嫩的皮肤,象湿润的璧玉……作者从色彩、形态到物体的质感,多方刻划,穷形尽相,给人以多种的联想和美感。
一切美妙的比喻总是通过形象思维来完成的。朱自清在运用比喻时不满足于表现视觉形象,他根据人的各种官能间的通感作用,把无声的景色描摹成好象有声,在视觉里仿佛获得听觉的感受。例如他把荷花在微风中送来的缕缕清香比作“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那月下光和影形成和谐的旋律,好象“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使读者在欣赏荷塘景色的.同时,仿佛听到隐约的歌声和优美的琴声。这些创造性的比喻,表现了艺术的含蓄,使景物形象富有动人的风采和优美的神韵。
拓展阅读: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我读了朱自清的散文集,感悟到了朱自清散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生命好比是一块时间的材料,每人得到的都大同小异。因此,生命的意义并不体现在生命的物象和长度,而更多体现在生命的气象——创新,为世界留下有价值的东西。这个观点在别人的作品中也有体现,如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不就是对此观点的最好表述吗?
在感悟的同时,我也致力于去体会朱自清的表达手法。既然被公认为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可与古典散文相媲美的散文家,朱自清的文风、手法一定有异于常人之处。他的文风比较朴素,如《背影》,全文辞藻并不华丽,但仍然十分感人,这可能就是名家与常人的区别吧!而成段的疑问句就成了他标志性的写作手法,他正是用这种方法来达到意味深长的意境。就像《匆匆》离得那样: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真是这些疑问激起了读者的无限遐想吧!
渐渐地,我又发现,朱自清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深层的意义,有对生命的思考,也有对当时政府的讽刺,它使用了不少暗喻法,这也许是受古代先哲思想的影响,因此,他的文章看似清淡,却富有哲理,有一层耐人寻味的色彩。
我看了一些关于朱自清的介绍,发现他真是人如其名,事事要求自己做到问心无愧,生活也十分简朴。我想,也许正是这种质朴的人生品格流露到了他的文章中,才使得他的文风如此朴素吧!
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11
摘要:朱自清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抒情、意境、构思、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散文;艺术特色;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色彩浓郁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把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是其散文创作的突出特色。《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把真情与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这些都是轻淡的,情态交融,静美淡雅,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显示出多姿的美,丰富的情感,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二、意境情景交融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力求“绘画美”,意境清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荷塘月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又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月下荷塘的跃然约上,“神异”奇美,无美不备。《绿》中“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春》中 “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这些内在诗情与外在景物和谐,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构思缜密精巧
朱自清的`散文有极严密的结构,组织有序,剪裁分明,布局完整和谐,形散而神不散,显得随意而又巧妙自然。《荷塘月色》便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缜密精美。作品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首揭全文之旨,点明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一路行去”,对尽情享用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紧扣“荷塘”和“月色”错落有致地一一展现月下荷塘的景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既极写月下荷塘的“神异”美,又细腻地展现作者“颇不宁静”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层次。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四、语言清新自然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用笔如画”,他多用“活的口语”,十分注重语言的创新。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具备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具朴质无华、蕴藉腴厚之美,其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风格朴素无华,平易自然。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等,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荷塘月色》语言清丽优美,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同时,作者善于作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
朱自清散文情感色彩浓郁、意境情境交融、构思缜密精巧、语言清新自然,以其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总的说来,朱自清的散文能够在朴素自然的美的风格中立新意,创新语,在平淡之中看出神奇,平正通达,可是又富有创造性,美在他的散文中几乎完美无缺,在五四以来的散文作家当中,能够达到这样高度的并不多见。
参考文献:
[1]蒋荫楠、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付德岷.散文艺术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12
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背影》也是篇首点明题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围绕“背影”对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布局。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接下来写父亲“终于不放心”,亲自“送我上车”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对子的挚爱之情。这些简炼的叙述,为即将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再接着对父亲买桔子的“背影”集中描写渲染,一方面极写父亲行动的艰难,真切地表现父对子的深情关怀。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动情,表现了父对子的感激思念。最后概述父亲老境的凄凉颓唐及始终惦念儿孙的厚爱。并通过读信时的心境描写,让“背影”第四次出现,首尾呼应,感情回荡。
2、浓郁的抒情色彩。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应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文章之美”是与他的抒情艺术分不开的。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①、融抒情于叙事之中,追求一种“真挚美”。
在散文的创作中,朱自清常用的是“写实主义”的方法,注意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在那些偏重于叙写“身边琐事”,儿女情长的散文中,如《给亡妇》、《儿女》等,都善于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通常的情况下,要表现人物的感情,往往要写这个人的正面,写他的表情、眼神等,唯恐给人印象不直接。但在这篇作品里,作者却不写父亲正面的形象而写了父亲的背影,切合人物特定的关系和场合。孩子大了,尤其是男子,他虽然很爱自己的父亲,但这种爱比较含蓄,不那么外露。在离别的时候,明知父亲很哀伤,他不会特地从正面去细致观察父亲的表情,只会在父亲转过身去时,表面装着毫不经意,而实际上是很注意地从侧面或背后去看父亲,而且也只有这时才好意思看仔细。所以,作者以背影为中心来写,正是他抒情真实的地方。
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作品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第一次提到“背影”,只用一句用简笔就点破了“背影”题旨。接着作者文笔荡开,先不直接写背影,却转而从回家奔丧写起,祖母的亡故,家庭的亏空,光景的惨淡,父亲的赋闲,从北京、徐州、南京等地一路写来,有条不紊而又要言不烦。其中再三强调的是父亲自己忍住失母的悲痛,却劝慰儿子,初步展示了父亲爱子的内心活动,为背影的出现涂上了悲凄的抒情底色。以后,通过父亲过铁道,攀月台,买桔子这一情节,着力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抒情推向高潮。这是第二次提到背影。用繁笔细腻的刻画,写得委曲婉转。写父亲“迂”的行为: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铺大衣、叮咛“我”、嘱托茶房等,表现了父亲纯朴忠厚,对儿子关切的心情。当然最精彩、最动人的还是买桔子的白描叙事。作者只是把父亲怎样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怎样手脚并用攀登那边月台,以及买桔子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这一系列动作,老老实实地勾画出来,描写的是买桔子的背影,揭示的是父亲不惜劳苦的深情。作者在这段的最后,妙的是以反衬手法强烈地烘托了儿子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从而使抒情十分真实深厚。作者叙说自己许多悔恨的情绪,后悔自己当时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太聪明了”,将父亲的一系列所谓“迂”的行为和自己的“聪明”对比起来,通过质朴的生活琐事,将真挚的父子之情富于其中,融情于事,委婉地赞美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
第三次提到背影,是描写父亲离开车站时,说“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只虚带一句,文字很简,但父亲那么眷恋儿子,至此也只是黯然分别悄然离去的悲酸惆怅,感情也就包蕴在其中了。文章的最后,又一次地让父亲的背影在“我”晶莹的泪光中映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由生离的悲伤发展到死别的预感,感情愈是深沉真挚。
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情”与“事”交融。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其生活细节自然而然地成为感人的“抒情细节”。
朱自清偏重于叙事的散文感情委婉细腻、诚挚、真切,有别于周作人的冲淡,有别于俞平伯的缠绵,也有别于徐志摩的矫饰,“另有一种真挚清幽的神态”。正是因为他在抒情与叙事结合中追求着一种“真挚”的特色。
②、抒情与描写相结合,追求一种“绘画美”。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在现实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间道路,以求暂时逃避现实。这篇作品借谈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超脱。
作者首先是以细腻生动的绘画式写景来流露这种情绪。他不象一般的作者,将荷塘月色景象笼统地写出来,而是将这个景象“拆开来看,拆穿来看”,将荷塘与月色本是浑然一体的景象分剖为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个组成部分来写。前一部分重点写荷塘上的景物,以月色为背景,后一部分重点写月色的种种变化,以荷塘为背景。这样分解作两次描写,就能使描写细腻。在对月色下的荷塘进行描写时,作者又作进一步的分剖。先写荷塘的静态美,以“弥望”“田田”“层层”写出荷塘前叶茂密的整体形象,以“亭亭”“裙”写出个体荷叶的秀美,以“零星”“点缀”写出荷花的数量,以“袅娜”“羞涩”写出荷花的体态神情。以“明珠”“星星”“美人”写出荷花的色泽,然后再写荷塘在微风一拂之下的动态美。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微风下荷叶的波动使荷塘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在对荷塘上的月色进行描写时,作者也进一步的分剖:先通过荷叶、荷花、荷塘写月色,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洁净,说“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又象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色的飘忽与宁静。然后再通过树影写月色,有“参差斑驳的黑影”,有“杨柳稀疏的倩影”。这月光与月影的和谐分布,“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由于作者将描写对象分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逐一步加以观察、描写,并从视角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就使这篇文章的描写特别细腻。
在这里,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象牛乳中洗过了似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缕缕清香,这些都是轻淡的。“蛙声”“蝉声”的衬托,“酣眠”“小睡”的比喻,情态也交融在一个“淡”字上。总之,光、影、色、香都是轻淡的,共同形成静美淡雅的韵味,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作者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
③、抒情与议论相交错,追求一种“理趣美”。
“理趣”就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散文中,继承了韩柳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他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讽刺男女分座的陋习)等,缘事而论,将叙事与议论结合起来,将矛头指向旧社会制度,社会陋习和反动的军阀政府虽然诙谐中含有批判的锋芒,满腔的诗情常常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
总之,朱自清的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起来的。因作品的立意和题材的不同,而显示出多姿的抒情美、真挚“美”、绘画美、理趣美,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3、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
首先,作者注意修辞,语言优美,用字遣词功夫颇深,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同时,作者善于作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用听觉印象的“渺茫的歌声”比喻嗅觉印象“缕缕清香”作通感修辞,用听觉印象的“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比喻视觉印象的“光与影”。作通感修辞,文中还有了不少叠词,如“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蓊蓊郁郁”“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再如《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作者长话短说,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和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的旋律,烘托出作者赞美春天的赏心悦目的心情。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赋于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有朴质无华、蕴藉腴厚的美。作者追求的是另一种美,这就是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这正为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他曾说“用笔如舌”是文章的极境。他说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朱自清与现代散文》)。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
再如《儿女》:
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急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
这段话中的语汇,绝大多数来自口语。作者赋予他们特殊的表情达意作用,读起来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浓缩隽永。
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13
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要:朱自清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抒情、意境、构思、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散文;艺术特色;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色彩浓郁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把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是其散文创作的突出特色。《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把真情与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这些都是轻淡的,情态交融,静美淡雅,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显示出多姿的美,丰富的情感,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二、意境情景交融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力求“绘画美”,意境清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荷塘月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又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月下荷塘的跃然约上,“神异”奇美,无美不备。《绿》中“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春》中 “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这些内在诗情与外在景物和谐,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构思缜密精巧
朱自清的`散文有极严密的结构,组织有序,剪裁分明,布局完整和谐,形散而神不散,显得随意而又巧妙自然。《荷塘月色》便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缜密精美。作品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首揭全文之旨,点明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一路行去”,对尽情享用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紧扣“荷塘”和“月色”错落有致地一一展现月下荷塘的景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既极写月下荷塘的“神异”美,又细腻地展现作者“颇不宁静”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层次。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四、语言清新自然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用笔如画”,他多用“活的口语”,十分注重语言的创新。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具备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具朴质无华、蕴藉腴厚之美,其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风格朴素无华,平易自然。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等,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荷塘月色》语言清丽优美,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同时,作者善于作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
朱自清散文情感色彩浓郁、意境情境交融、构思缜密精巧、语言清新自然,以其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总的说来,朱自清的散文能够在朴素自然的美的风格中立新意,创新语,在平淡之中看出神奇,平正通达,可是又富有创造性,美在他的散文中几乎完美无缺,在五四以来的散文作家当中,能够达到这样高度的并不多见。
参考文献:
[1]蒋荫楠、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付德岷.散文艺术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14
朱自清的作品《比兴》篇对“比”和“兴”的涵义,尤其“兴”的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推理与探寻,并得出了鲜明的结论,指出“兴”为发端和譬喻。朱自清的研究成果对“兴”的研究规划了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抒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而山歌妓卖唱引起的怅惘、矛盾、幻灭等情思,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动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15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他之后,中国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构思精巧,剪裁得当
朱自清的散文,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精密构思,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经济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可谓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先写荷塘水面的田田相挨的荷叶、零星点辍的荷花,以及投在荷叶上面的疏影和笼罩在荷花上的薄雾;再写荷塘四面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柳树;最后写从远处射来的一两点灯光和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这种构图布局上的精美,使得画面层次分明,各种景物,错落有致,呈现出立体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他还把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悦目,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他的散文还选择了最新的构思方式,如《背影》这篇文章就有明显的特点。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二、写景抒情,紧密结合
朱先生散文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的抒情散文,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作者当时所“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想通过自然之景超脱而又不能忘情于社会的矛盾心绪,十分微妙地流露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使自然风光反被抹上了作者浓郁的感情色彩。故而散文一开始是作者“疯狂似的不能自主地”沉醉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神往六朝金粉、笙歌彻夜的繁华与艳迹,最终却由于现实的丑恶黑暗,“清艳的夜景为之减色”,“那不安的心愈显活跃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惆了。”
三、语言凝练,精雕细刻
朱自清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散文中也不乏饱含优美、浓郁情致的篇章。他前期散文《绿》就是典范,读其文可以看到,他用清新朴素的笔调赋予天外流云、枕石亭阁、凌空瀑布、凝碧深潭以鲜明的形象和色彩,形成了色调柔和、神形毕肖的画面。又紧扣“绿”字对梅雨潭那令人“惊诧”、令人留连和陶醉的绿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看到了“闪闪的绿”“奇异的绿”“似荷叶铺着的绿”“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皱缬着”“滑滑明亮”的绿,且有了质感――“那样软,那样嫩”。更甚者,“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与其比,“似乎太淡了”;杭州跑马寺近旁的“绿壁”与其比,“又太浓了”;同西湖的碧波比,“太明了”;和秦淮河凝香溢脂的波涛比,“又太暗了”,因而作者说“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以至于把这“神妙”的绿虚幻成温柔而恬静的姑娘,情不自禁地向“绿姑娘”扑去,使自己激荡的心魄栖息在清澈、碧绿的潭水里。
四、追求口语,雅俗共赏
叶绍均在《朱佩弦先生》一书说:“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文学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学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语言艺术方面的建树,这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也是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美学的一大贡献。
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部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一种堪称典范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五、手法多样,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多种手法,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
以《荷塘月色》为例,出水的荷叶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白花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里的喻体都是秀丽雅致的。“不仅如此,作者的比喻手法又常与通感、拟人等交融到一起。如写清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花(嗅觉)比喻成歌声(听觉),立体化了花香给人的感受性,借歌声的特点写出了清香的幽幽渺渺,增强了空寂辽远的情味。此外,作者选择的所有喻体都依附于清幽宁静、悠远美丽的基本情调,可见笔致之精细。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醇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正像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路将永远领导我们前进。”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16
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是诗人,也是散文家。他在五四以后的散文中有不少是写景的名篇,如《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欧游杂记》等等。他的写景散文既汲取了我国古代散文传统的艺术技巧,又有自己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物写真。朱自清早期由写诗转为写散文后,一贯提倡“写真”,对生活作精细的观察体验。他说自己“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山野掇拾》)。朱自清写景,笔到之处,无论山水风雨,花卉草木都能显出它的特征,自然逼真。如写春风:“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写春雨:“象牛毛,象花针,象细毫,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在这里,风混和着土、草、花等各种气味,在一定湿度里酿酝,是从田野里送来的春风;雨,细而密,形成一层薄烟,正是春雨的特点。这样的景物描写,犹如清水芙蓉,得天然之势。
朱自清认为,要使景物写得自然逼真,还得“气韵生动”,“惟其‘气韵生动’,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论逼真与如画》)。他在写景时,在“活”字上下尽功夫。《荷塘月色》里,那田田的叶子中间,花儿“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还送来了缕缕清香,忽而微风吹过,叶上呈现出一道凝碧的波痕,再加上叶下脉脉的流水,动静相交,显出一番风致,真把那一角死荷塘写活了。
二、诗情画意。写景,除了逼真生动外,还要写出作者感情的波澜,独特的情思。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朱自清的许多写景散文,绘画美和感情美融为一体,可说是以诗为文,文中有诗。在《绿》里,当作者见到梅雨潭上那一汪碧绿的清水,便把自己胸中美好的情思倾注其间,一面描绘那“醉人的”、“奇异的”绿;一面神与物游,“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感情的渲泄比较显豁。另一种写法是寓情于景,把自己深沉的感情蕴含于景物描写之中,情不宣露。在《荷塘月色》里,通过月下荷塘的描绘把作者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表现得十分含蓄。写月色,“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止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种场景的移动反映出作者心情微妙的变化,都是作者郁积于胸中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总之,作者写景抒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掩饰,不造作,更不卖弄,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曲笔流露,一切的真情都显示出“活脱脱的”个性。
三、比照衬染。在朱启清的散文里,各类景物无不带着多种色彩,作品的画面没有一处是单调的、呆滞的、苦涩的。在各类景物的描绘中,主体景物总是安放在突出的地位。他善于借用我国传统的烘托映衬手法来处理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在那篇写自己欣赏一幅花鸟画的文章里,海棠绿叶,“在月光中掩映着”,红艳的花、黄色的蕊,“衬托在丛绿之间”,那枝上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妩媚的海棠、淡淡的月光、高踞的八哥都互相映衬而又集中在画面的焦点上――寻找那卷帘中的人。(见《温州的踪迹・<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在作者笔下,无论天地、花木、鸟虫、或衬染,或辉映,或写实,或虚摹,总是表现得宾主分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开头是用虚景来衬写实景。作者从想象中明末秦淮河上“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衬染出由桨声和灯影构成朦胧迷人的眼前景色。行文处处紧扣河上的灯影而又不脱离其他景物,那汩汩的桨声,沉沉的河水,清辉的月色,悠扬的笛韵……这一切都与河上灯影组成一幅幅和谐而多种色调、多种情味的画面。
四、巧喻传神。朱自清散文中写景语言之所以明丽动人,其中很大的成份是善于运用美妙的比喻,把读者引进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与作者共享登临的乐趣,同赏山川的风姿。例如那仙岩山的瀑布,飞流急下,水珠如“飞花碎玉”,远望象朵朵白梅,随风飘散,轻若杨花,倏然在怀中消失。激起人们对祖国胜境神往之情。那秦淮河上灯下的水影确是变幻奇特,一会儿它象“梦的眼睛”,闪烁的光芒;一会儿却象“黑的胳膊”。作者随物赋形,个个比喻构成一幅幅迷人的情景。由于作者体物精细,想象丰富,加之感情真切,他在运用比喻时爱用拟人和博喻。如他写“梅雨潭的绿”,说它“象少妇拖着的裙”,又象“跳动的处女的心”,又说它滑嫩得象蛋清,象最嫩的皮肤,象湿润的璧玉……作者从色彩、形态到物体的质感,多方刻划,穷形尽相,给人以多种的联想和美感。
一切美妙的比喻总是通过形象思维来完成的。朱自清在运用比喻时不满足于表现视觉形象,他根据人的各种官能间的通感作用,把无声的景色描摹成好象有声,在视觉里仿佛获得听觉的感受。例如他把荷花在微风中送来的缕缕清香比作“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那月下光和影形成和谐的旋律,好象“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使读者在欣赏荷塘景色的.同时,仿佛听到隐约的歌声和优美的琴声。这些创造性的比喻,表现了艺术的含蓄,使景物形象富有动人的风采和优美的神韵。
拓展阅读: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我读了朱自清的散文集,感悟到了朱自清散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生命好比是一块时间的材料,每人得到的都大同小异。因此,生命的意义并不体现在生命的物象和长度,而更多体现在生命的气象——创新,为世界留下有价值的东西。这个观点在别人的作品中也有体现,如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不就是对此观点的最好表述吗?
在感悟的同时,我也致力于去体会朱自清的表达手法。既然被公认为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可与古典散文相媲美的散文家,朱自清的文风、手法一定有异于常人之处。他的文风比较朴素,如《背影》,全文辞藻并不华丽,但仍然十分感人,这可能就是名家与常人的区别吧!而成段的疑问句就成了他标志性的写作手法,他正是用这种方法来达到意味深长的意境。就像《匆匆》离得那样: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真是这些疑问激起了读者的无限遐想吧!
渐渐地,我又发现,朱自清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深层的意义,有对生命的思考,也有对当时政府的讽刺,它使用了不少暗喻法,这也许是受古代先哲思想的影响,因此,他的文章看似清淡,却富有哲理,有一层耐人寻味的色彩。
我看了一些关于朱自清的介绍,发现他真是人如其名,事事要求自己做到问心无愧,生活也十分简朴。我想,也许正是这种质朴的人生品格流露到了他的文章中,才使得他的文风如此朴素吧!
【朱自清的散文特色】相关文章:
04-15
04-16
04-19
05-03
05-03
05-04
06-12